登录
注册
首页
新闻
下载
班级
图书
辅导
咨询热线
:400-6224468
×
用户登录
华慧考博网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忘记密码?
注册新帐号
院校动态
成绩查询
录取分数线
录取调剂
招生简章
考博经验
考博资料
考博导师
英语复习
每日一练
教务公告
考博专业课真题
考博复试
报考指南
学习百宝箱
考博英语真题
申请考核
搜索
首页
>
新闻
>
考博英语
> 新闻详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1-11-15点击次数:8267
考博资料下载
考博辅导培训
考博招生简章
考博英语真题
考博专家推荐书
考博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
2
年
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各位考生,
202
2
年
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
工作已经开始
。
2022
年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信息比往年略晚,未来的一年,
华慧考博
将为广大考生
提供
202
2
年
各大院校博
gt;
士招生简章
、考博招生专业目录
、考博参考书目,博士招生考试大纲
等招生
讯息与考博资料
。
如对考博备考有任何疑问,请大家关注华慧考博频道或者咨询华慧考博官方电话(QQ同步)
4006224468,
华慧考博交流
4
群
:184307274.
入群确认信息请填写
(
华慧考博咨询老师
)
加入群以后,请务必修改你的群名片为你的姓名。谢谢大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
2
年
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招生工作,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类学科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参照《关于做好
2021
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新时代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建设需要,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要求,突出政治标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主动接受考生、纪检监察督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按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
2
种类别,按招生方式分为公开招考、硕博连读、申请考核
3
种方式。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我校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有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
3
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警务、法律、电子信息、公共管理
4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公安学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公安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
第五条 我校现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犯罪学学院、警体战训学院、公安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治安学院、交通管理学院、侦查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涉外警务学院等
11
个教学学院,专任教师
600
余人,在校研究生
2800
余人。
第六条 我校现有木樨地
(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
和团河
(
北京市大兴区团河路
)2
个校区。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我校设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
,全面领导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由研究生培养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八条 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第九条 我校纪检监察督察办公室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依法依规维护考生和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第四章 招生学科、招生计划
第十条 我校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为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
3
个一级学科。详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
附件
1)
。
第十一条 我校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公安部下达为准。我校继续编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针对公安工作高负荷、高对抗、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公安学、公安技术
2
个一级学科
(
以下合称公安学科
)
非定向就业类别
(
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中非在职考生
)
博士研究生的女生录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
15%
,下设各二级学科非定向就业类别女生录取人数不超过
1
人。
我校
2022
年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
60
人,其中:普通计划
56
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4
人
(
见附件
1)
。
第五章 报考条件
第十二条 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
二
)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
三
)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
(
四
)
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
(
五
)
学业水平符合有关要求
;
(
六
)
无国家法定考试违规作弊记录,在校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处分,工作期间无党纪政务处分或其他处分,无违法犯罪记录。
第十三条 报考公安学科非定向就业类别
(
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中面向非在职人员的计划
)
博士研究生的考生
(
以下合称“公安学科非在职考生”
)
,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志愿从事公安工作,热爱人民公安事业
;
(
二
)
入学时年龄不超过三十周岁
(
即
1992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
);
(
三
)
符合公安院校公安学科研究生招生政治考察标准
(
见附件
3);
(
四
)
符合公安院校公安学科研究生招生体检和体能测评标准
(
见附件
4
、
5)
。
第十四条 报考公安学科定向就业类别博士研究生的考生
(
以下称“公安学科在职考生”
)
,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应为公安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移民管理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在职人民警察,入学时应具有
2
年以上警务工作经历
(
即
2020
年
8
月
31
日前参加公安工作
);
(
二
)
入学时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
即
1977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
);
(
三
)
身体健康,未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所列疾病,五官端正,身体无明显畸形
;
(
四
)
现实表现良好
;
(
五
)
工作单位同意
(
复试时由工作单位书面出具同意就读意见
)
。
第十五条 报考法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非定向就业的,入学时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周岁
(
即
1987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
);
定向就业的,入学时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
即
1977
年
9
月
1
日以后出生
);
(
二
)
身体健康,未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所列疾病,五官端正,身体无明显畸形
;
(
三
)
现实表现良好。
第十六条 选择公开招考招生方式的考生,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国家承认学位的应届硕士研究生
(
应于
2022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
(
二
)
具有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
;
(
三
)2016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学士学位且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中已通过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方式完成录取的导师,不再通过公开招考方式招生
(
参见报名前网站通知
)
。
第十七条 选择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考生,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
一
)
应为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二年级在校硕士研究生
;
(
二
)
博士申请专业与硕士学习专业相同或相近
;
(
三
)
近五年内英语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
大学英语六级≥
450
分
;
2.
托福≥
80
分
;
3.
雅思≥
6
分
;
4.
专业英语八级≥
60
分
;
5.
全国公共等级英语
(PETS)5
级≥
60
分
;
(
四
)
提交
2
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高水平代表性学术成果
(
论文、专著、决策咨询等
)
。
第十八条 选择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考生,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
一
)2022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硕士学位的应届硕士毕业生
;
(
二
)
博士申请专业与硕士学习专业相同或相近
;
(
三
)
近五年内英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大学英语六级≥
450
分
;
2.
托福≥
80
分
;
3.
雅思≥
6
分
;
4.
专业英语八级≥
60
分
;
5.
全国公共等级英语
(PETS)5
级≥
60
分
;
(
四
)
提交
2
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高水平代表性学术成果
(
论文、专著、决策咨询等
)
。
第十九条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的考生,还应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
2022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的有关要求。
第二十条 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原则上应脱产攻读。
第六章 报名、审查
第二十一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确认报名信息两个阶段。
第二十二条 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两类方式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16
日至
22
日,公开招考方式网上报名时间为
2021
年
12
月
15
日至
2022
年
1
月
31
日。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网上公告有关要求进行报名。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确认报名信息、考试
(
含初试和复试
)
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在网上报名期间缴纳报名费。报名费须网上支付,不接收汇款及现场交纳,未完成网上支付的,视为报名不成功。
第二十三条 考生通过中国邮政特快专递
(EMS)
邮寄
(
或送达
)
如下材料至我校,确认报名信息。
(
一
)
申请考核考生于
2021
年
11
月
22
日前提交:
1.
《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
2.
身份证复印件及学生证复印件各
1
份
;
3.
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
4.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
5.
英语成绩证明
;
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
(
不少于
5000
字
);
7.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8.
代表性学术成果原件及复印件。如为申请论文,还需提交国家图书馆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检索报告。
(
二
)
硕博连读考生于
2021
年
11
月
22
日前提交:
1.
《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
2.
身份证复印件及学生证复印件各
1
份
;
3.
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
4.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
5.
英语成绩证明
;
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
(
不少于
5000
字
);
7.
代表性学术成果原件及复印件。如为申请论文,还需提交国家图书馆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检索报告。
(
二
)
公开招考考生于
2022
年
2
月
26
日前提交:
1.
《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
2.
身份证复印件
;
3.
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
4.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
;
5.
硕士学位论文
(
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开题报告
);
6.
硕士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复印件
(
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
。
同等学力考生无须提交
4
、
5
、
6
项材料。
第二十四条 我校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对考生报考信息和材料进行审查,确定考生考试资格。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
(
含初试和复试
)
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第七章 初 试
第二十五条 公开招考的初试时间为
2022
年
3
月
12
日至
13
日。初试科目详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专业目录》。
第八章 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
第二十六条 公安学科非在职考生,应在复试前参加招生政治考察、面试、体检和体能测评。具体组织实施安排以公安部通知为准
(
预计于
2022
年
3
月至
4
月进行
)
,参加人员名单由我校研究确定。
政治考察的内容、标准、程序和要求,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有关规定执行。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言语表达、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等方面,辨识考生是否适合接受公安院校教育和从事公安工作。体检的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有关规定执行。体能测评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规则,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有关规定执行。
政治考察、面试、体检或体能测评结论不合格者,不予复试,不予录取。
第九章 复 试
第二十七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有关规定要求,研究确定复试时间、内容、方式等,制定复试录取办法,并提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我校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研究确定复试分数线和进入复试环节的考生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
1:3
。
我校对考生报名材料原件及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
第二十九条 各学科的复试内容为综合面试。综合面试不合格的,复试不合格。
第三十条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硕士阶段主干业务课程考试,并提供以下材料:
(
一
)
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证书
(2016
年
9
月
1
日前
);
(
二
)
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
(
须与报考专业及目前从事专业相近
);
(
三
)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单
(
须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
(
四
)
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
3
篇以上学术论文
(5000
字以上
);
(
四
)
补修所报考学科专业本科课程证明材料
(
需由补修学校教务部门签章
)
。
第十章 体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第三十一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组织对报考公安学科的在职复试考生和法学学科的复试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论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三十二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原则,组织对报考公安学科的在职复试考生和法学学科的复试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论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第十一章 录 取
第三十三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第三十四条 非定向就业以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非在职考生录取后档案需转入我校
;
其他定向就业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工作单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录取后档案不转入我校。
第十二章 复 查
第三十五条 新生应当于
2022
年
9
月
1
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学位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
(
境
)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未按时取得的,取消入学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第三十六条 公安学科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我校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报考资格复审、生源地复核、政治考察复核、档案复审和体检复检等复查工作。复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
;
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公安学科在职博士研究生和法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开展新生复查工作。复查合格的,予以注册学籍
;
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不予注册学籍。
第十三章 在校管理与毕业就业
第三十七条 公安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统一着制式警服,佩戴学员标识,实行警务化管理。法学学科博士研究生统一着制式服装,按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第三十八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毕业要求的研究生,我校将颁发毕业证书
;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相应的博士学位证书。
第三十九条 根据《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规定,我校公安学科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条件且符合人民警察报考资格条件的,可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统一招警考试。
其他博士研究生不能参加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统一招警考试。其中,非在职毕业生自主择业。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
4
年,学习地点为木樨地校区,学习方式为第
1
至
2
学期全脱产参加课程学习,第
3
至
8
学期依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科研活动、综合考核、社会实践、学位论文撰写。
第四十一条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我校博士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为
10000
元
/
学年,住宿费收费标准为
900
元
/
学年。
我校博士研究生警用生活用品费,按照年度中标价格收取。
第四十二条 我校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行学业奖学金制度,分为一等、二等、三等
3
个等次。
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奖励和资助管理办法》,第
1
学期学业奖学金评定规则及金额如下:
(
一
)
通过申请考核、硕博连读招生方式取得博士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学生直接获得二等学业奖学金
;
(
二
)
通过公开招考方式取得博士研究生录取资格的学生直接获得三等学业奖学金。
第
2
至
8
学期学业奖学金评定比例及金额如下:
(
一
)
一等奖学金评定比例不超过区队人数的
8%
,每人每学期
11000
元
;
(
二
)
二等奖学金评定比例不超过
18%
,每人每学期
9000
元
;
(
三
)
三等奖学金评定比例不超过
35%
,每人每学期
6000
元。
第四十三条 我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
12000
元。根据《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
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
。
第四十四条 我校二、三、四年级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评选,奖励标准为每生每次
30000
元,另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
第四十五条 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博士研究生不参与学业奖学金评比,不享受助学金和公费医疗。
第四十六条 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公布为准。
第四十七条 我校不提供往年试题,不指定参考书目,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博辅导及培训,不委托任何个人或机构发放考博相关资料。考生如遇非法冒名网站、微信、邮件、电话等诈骗信息,可向我校举报或报警。
第四十八条 我校纪检监察督察办公室联系电话:
(010)83903056
,电子信箱:
jijian@ppsuc.edu.cn
。
第四十九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
一
)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1
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
(
二
)
邮编:
100038;
(
三
)
咨询电话:
(010)83903086;
(
四
)
网址:
http://yzb.ppsuc.edu.cn;
(
五
)
邮箱:
yzb@ppsuc.edu.cn;
(
六
)
微信公众号:公安大学研招办。
第五十条 本章程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负责解释。
附件【
1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11
月
14
日更新)
.pdf
】
附件【
2.
公安院校公安学科研究生招生政治考察、体检、体能测评项目及标准
.pdf
】
原文链接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考博专业课真题下载:
点击下载
2.考博专业课真题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
3.考博英语真题
点击下载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华慧考博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送消息"6"即可免费领取超值考博资料
相关推荐
2026年考博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通知
2025-09-12 14:45:03.0
南方科技大学2026级博士研究生招生优秀生源快响计划报考通知
2025-09-12 14:41:17.0
中国地质科学院关于2025级博士研究生入学体检的通知
2025-09-12 14:13:07.0
2026年考博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急需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秋季招生通知
2025-09-12 11:23:57.0
2026年考博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考须知
2025-09-11 14:41:46.0
2026年考博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秋季招生申请考核的工作通知
2025-09-11 14:35:01.0
西南科技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历年考博真题2014-2022年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2025-09-11 10:35:28.0
昆明理工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历年考博真题2006-2022年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2025-09-10 11:02:58.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历年考博真题2015-2025年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2025-09-10 10:46:47.0
四川大学2026年“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招生简章
2025-09-10 09:53:11.0
辅导课程
考博精品辅导课程
课程简介
课时
学习费用
免费试听
立即报名
考博英语VIP通关班
全程1对1辅导15次,全套课程+资料,高效通关
200课时
5980元
考博英语真题班
北大 清华 中科院 社科院 医学 复旦 华科 湖北联考
30课时
780元
考博英语协议通关班
所有的专项;名师课程,详细讲解专项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200课时
3980元
考博英语系统全程班
所有专项+冲刺班课程 名师授课 随报随学
200课时
1880元
医学系统全程班
医学统考所有专项+冲刺班、详细讲解各专项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200课时
1880元
考博院校推荐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同济大学
四川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大学
苏州大学
西北大学
广西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