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新闻
下载
班级
图书
辅导
咨询热线
:400-6224468
×
用户登录
华慧考博网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忘记密码?
注册新帐号
院校动态
成绩查询
录取分数线
录取调剂
招生简章
考博经验
考博资料
考博导师
英语复习
每日一练
教务公告
考博专业课真题
考博复试
报考指南
学习百宝箱
考博英语真题
申请考核
搜索
首页
>
新闻
>
考博英语
> 新闻详情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02-14点击次数:2789
考博资料下载
考博辅导培训
考博招生简章
考博英语真题
考博专家推荐书
考博经验分享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202
2
年
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各位考生,
202
2
年
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
工作已经开始
。
2022
年全国各大院校博士招生信息比往年略晚,未来的一年,
华慧考博
将为广大考生
提供
202
2
年
各大院校博
gt;
士招生简章
、考博招生专业目录
、考博参考书目,博士招生考试大纲
等招生
讯息与考博资料
。
如对考博备考有任何疑问,请大家关注华慧考博频道或者咨询华慧考博官方电话(QQ同步)
4006224468,
华慧考博
2
群
:181131985
、华慧考博
6
群
:434135037
、华慧考博
7
群
:176325252
、华慧考博
4
群
:184307274
.
入群确认信息请填写
(
华慧考博咨询老师
)
加入群以后,请务必修改你的群名片为你的姓名。谢谢大家!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202
2
年
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简称上海天文台)成立于
1962
年,其前身是
1872
年建立的徐家汇天文台和
1900
年建立的佘山天文台。目前上海天文台包括徐家汇园区和佘山科技园区两个部分,徐家汇为总部。天文观测台站位于上海松江佘山地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以天文地球动力学、天体物理以及行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天文观测技术和时频技术,努力为天文观测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拥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
)观测台站、国际
VLBI
网数据处理中心、
1.56
米光学望远镜、
60
厘米卫星激光测距望远镜、全球定位系统等多项现代空间天文观测技术和国际一流的观测基地和资料分析研究中心,是世界上同时拥有这些技术的
7
个台站之一。
上海天文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参与全球对
M87
星系中心超大黑洞的颠覆性观测,参加国家重大专项探月和北斗导航工程,星载氢原子钟研制以及天马望远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目前,正积极参加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
SKA
)建设;承担了若干国家重要军工任务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入参与了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型光学
/
红外望远镜(
LOT
)”项目立项工作;正联合研发中国空间站光学舱天体精测载荷中多通道成像仪(
MCI
)和积分视场光谱仪(
IFS
)的载荷实现、科学数据处理和重大发现预研等。
上海天文台现有副研究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硕士、博士生导师逾百人,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将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国外有关机构进行合作培养。
上海天文台设有三个博士招生专业,并招收三年制博士生和五年制硕博连读生,还设有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天体物理专业适宜天文、物理学类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适宜天文、数学、力学、测量、物理、地球物理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天文技术与方法专业适宜电子工程、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光学等专业工科学生报考。
一、培养目标
我台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及要求
(一)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普通招考的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满足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
.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
)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即
2022
年
9
月
1
日前须获得硕士学位证);
(
3
)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获得本科毕业证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者不予认可。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硕士结业证书且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上海天文台规定的体检要求。
5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提交认证报告。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不予报到注册。
(二)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及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2
.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
2
篇
(
第一作者
)
;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或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或以上科研课题。
(三)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通过全国统招统考录取的双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加我台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但最迟须在博士入学报到时间前取得硕士学位。
单证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台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我台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计划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原则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招生原则。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除了需具备上述第(一)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教育部关于
2022
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名考生的具体要求。
1
.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同意报考。
2
.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其中,在职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单位;毕业离校时仍未就业的非在职考生派遣回定向省份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
3
.我台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台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在职考生还须征得工作单位书面同意)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五)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具体录取条件由我台确定。已被确定接收的直博生,必须参加全国推荐免试研究生网上报名,无需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招生网报。
(六)我台全日制优秀在学硕士生报考硕博连读转博的,按我台具体要求报考。
(七)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书面同意:
1
.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
.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在职人员考生。
3
.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八)我台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脱产学习博士生,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我台和导师进行如实说明,如不能按照我台和导师要求保证学习时间的,不予录取。
(九)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规定办理报考手续。
(十)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
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
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考生在网报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年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公告和上海天文台的网上报名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网上报名时间
: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
2021
年
12
月
12
日
-2022
年
1
月
12
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报名(生源范围为第四学期上海天文台在学硕士生,即
2020
年秋季入学硕士生)和普通招考两种招生方式。逾期不再受理补报。
(二)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http://admission.ucas.ac.cn
)
,
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三)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台招生部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
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2
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我台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3.
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4.
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5.
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在学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并在报到前查验学历证书和认证报告的原件和补交复印件);
6.
支付报名费
150
元(可以将报名费放在材料中一起寄过来,也可以采用邮局汇款:收款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生部,邮编
200030
),报名费收到后概不退还;
7.
报考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定向),请提供本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攻读在职博士的证明。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载)。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按本简章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提交其它有关材料。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台招生部门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及我台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8.
递交材料截止时间为
2022
年
1
月
15
日,邮寄材料以邮戳为准,直接送交的以送交时间为准。
(四)我台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后,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在复试阶段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请考生认真阅读网上报名公告,网上报名时应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我台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
四、普通招考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一)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二)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英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和两门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政治理论课、英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业务课由我台自行命题或联合命题。
(三)初试时间
秋季入学招生考试:外国语:
2022
年
4
月
09
日上午
8:30-11:30
;政治理论:
4
月
10
日下午
2:00-5:00
。专业课考试时间和地点,具体以我台通知为准。
(四)复试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按我台规定进行。
(五)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参加政治理论课笔试外(在初试时进行),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加试的科目名称和测试范围以及具体时间、地点等,由我台通知相关考生。
五、体格检查
体检由我台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
〕
3
号)的要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
〕
12
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
2010
〕
2
号)要求进行,由我台结合本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和入学注册
(一)我台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含面试成绩,以及对考生硕士或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专家推荐书等材料的综合考评结果)、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
60
分)的考生,不得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
(二)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
(三)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公开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我台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
(四)被录取的考生应在我台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我台请假
,
请假时间不得超过
10
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五)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
2022
年
9
月
1
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六)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
2022
年
9
月
1
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或学士学位证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
七、收费及待遇
我台
2022
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的所有博士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
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
10000
元
/
年•生,按学年收取。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
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的,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
八、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我台招收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的培养方式。
(一)普通招考博士生学制为
3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6
年;
(二)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三)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九、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提交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就业
非定向博士生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定向培养的博士生毕业时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就业。
十一、其它
(一)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我台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复查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入学资格)的后果,我台不承担责任。
(二)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http://admission.ucas.edu.cn)
查阅全校博士研究生招生
/
直博生专业目录及我台联系方式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同我台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三)本简章如有与国家后续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结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
80
号
邮编:
200030
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生部
联系人:马老师
电话:
021-64384630
网址:
www.shao.ac.cn
邮箱:
yjsb@shao.ac.cn
原文链接
: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202
2
年
博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1.考博专业课真题下载:
点击下载
2.考博专业课真题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
3.考博英语真题
点击下载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华慧考博官方微信公众号
发送消息"6"即可免费领取超值考博资料
相关推荐
海南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第二批次补充拟录取名单
2025-07-16 11:46:49.0
河北农业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发放通知
2025-07-16 11:00:43.0
哈尔滨医科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单号查询通知
2025-07-16 09:48:39.0
北京邮电大学2025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
2025-07-16 09:21:16.0
北京邮电大学关于发放2025年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通知
2025-07-16 09:16:46.0
齐鲁工业大学关于2025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办理相关手续的说明
2025-07-15 16:48:15.0
吉林农业大学关于2025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邮寄发放的通知
2025-07-15 16:15:52.0
长安大学关于发放2025级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通知
2025-07-15 15:53:59.0
广东医科大学2025年临床医学高级课程研修班招生简章
2025-07-15 15:43:32.0
山西医科大学关于核对和更改2025年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含调档函/定向就业协议)邮寄地址的通知
2025-07-15 14:54:09.0
辅导课程
考博精品辅导课程
课程简介
课时
学习费用
免费试听
立即报名
考博英语VIP通关班
全程1对1辅导15次,全套课程+资料,高效通关
200课时
5980元
考博英语真题班
北大 清华 中科院 社科院 医学 复旦 华科 湖北联考
30课时
780元
考博英语协议通关班
所有的专项;名师课程,详细讲解专项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200课时
3980元
考博英语系统全程班
所有专项+冲刺班课程 名师授课 随报随学
200课时
1880元
医学系统全程班
医学统考所有专项+冲刺班、详细讲解各专项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200课时
1880元
考博院校推荐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南开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同济大学
四川大学
厦门大学
中南大学
苏州大学
西北大学
广西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湘潭大学